案例丨揭秘汽车天窗生产线:迁移科技的“慧眼”之旅

案例丨揭秘汽车天窗生产线:迁移科技的“慧眼”之旅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7日

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决定实施战略性升级,引入迁移科技AI+3D视觉技术,以将汽车天窗的生产流程从自动化提升至智能化的新高度。此次升级预计将显著扩大其产能规模与生产质量,并实现制造技术的跨越式提升。


01
客户痛点


  • 面对订单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对生产质量与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 汽车天窗及料框尺寸大,搬运超长工件时,单人操作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人力成本高昂。

38.jpg



02
技术亮点


本项目采用迁移科技Epic Eye Laser L 3D工业相机,引导埃斯顿机械臂将汽车天窗码放至料框周围的6根立柱中,实现无人化上下料。


±0.5mm

高精度无误差识别


面对料框周围6根立柱的复杂环境,3D视觉系统需克服识别上的挑战。同时,客户使用的料框有两种不同型号,尺寸各异,这进一步增加了识别的难度。


3D视觉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并定位料框,计算出料箱的关键特征,包括立柱位置、型号等,并确定它们的坐标值和偏转角度。通过精确的综合计算,系统能够输出每个汽车天窗的精确放置位姿。这一高精度的识别能力确保了汽车天窗能够精准入筐,识别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

39.jpg


内嵌智能算法

实时优化运动轨迹


迁移科技的3D工业相机融合了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和高精度模板匹配技术,能够稳定地识别并精准抓取紧密贴合的汽车天窗。这一系统不仅能够快速适应现场汽车天窗的新产品导入,满足生产线扩展的需求,还能智能规划抓取路径,有效应对工件压叠、错位等复杂情况。


40.jpg


抗干扰力强

无惧天窗玻璃及环境光反光


该工厂的照明设计采用了大面积的落地窗,以实现自然采光。然而,这种设计带来了过多的光线,对3D相机的抗环境光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汽车天窗的玻璃材质也会对3D视觉识别造成一定的干扰。


迁移科技的Epic Eye Laser L系统通过采用激光作为投影光源,并结合双目结构光成像技术,展现出卓越的抗环境光干扰能力,最高可达120000 lux。即使在窗边或不便遮光的车间环境中,该系统仍能保证生成的点云数据完整且可用。


此外,Epic Eye Laser L系统还配备了自主研发的曝光成像控制算法。这一算法能够针对透明反光和黑色反光物体,获取完整且清晰的高质量点云数据,进一步提升了3D视觉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1.jpg



We use cookies to understand how our audience uses our site.
Jianhua websites use cookies to deliver and improve the website experience, See our cookie policy for further details on how we use cookies and how to change your cookie settings Cookie policy.
Accept
Reject